搜索看看
其他说明
/ 如果监控节点(主机)太多,上报监控数据太多,并发高,如何优化
如果监控主机很多的时候,比如2000节点以上,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场景来调整优化一些参数,这样server服务器和数据库都会减少并发压力,提升性能
1、我们可以调整agent的监控频率,把监控时间调整长一些,比如调整为10分钟
监控频率越高,上报监控数据的次数越快,监控频率越低,那么上报的次数就会减少,我们可以把监控数据调整慢一些,见少上报次数,这样可以提升server的运行性能
配置文件在agent/config/application.properties,如下,我们可以把这两个配置改成10分钟,然后
重启agent程序
#给server端上报数据(主机指标)的频率,单位秒,个人版值不能小于120,专业版值最小可支持10但建议不小于30。此值建议不要大于600。除特殊业务场景外,建议上报频率不要少于1分钟 submitSeconds=600 #进程、端口、docker监控间隔时间,单位秒,个人版值不能小于300,专业版值不能小于10,但建议不小于60。有的主机因为性能配置或版本低,因为监控时间很短(比如10s)导致agent进程可能出现停止的情况 hostAttachSeconds=600
2、历史数据保留时间,建议不要超过90天,在server/config/application.yml修改
系统每天会自动清理历史监控数据,保留时间越长,数据库数据越多,这样就可能会影响数据库的运行性能,如果是固态硬盘,数据库运行性能会更好
如果你的数据库和硬件配置都比较高,那么此处的数据保留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配置
#监控数据保留天数,默认90天 historyDataOut: 90
以上修改后(配置项冒号后记得保留一个英文空格),
重启server程序即可